来源:【原创】
美国面临严峻就业市场和持续通胀。华盛顿国家美术馆在联邦政府重新开门后竖起标牌欢迎游客。
美国经济在史上最长的政府停摆期间没有任何好转,但情况可能也没有变得更糟。这是华尔街经济学家的主流观点,他们的依据是目前掌握的有限信息,最显著的是各州每周申领失业救济金人数统计。

在为期43天的政府停摆期间,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经济学家估计,在10月1日政府停摆前最后一周的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总计为21.8万人,最近一周的统计数字仅略高于此前,为22.8万人。
美国全国保险公司金融市场经济学家奥伦·克拉奇金称:“令人鼓舞的是,我们认为自10月初政府停摆以来,美国经济并未发生重大波动。”
当然,最终结论还需等待经济学家仔细梳理未来一个月陆续发布的就业、零售额、消费者支出等各项延期报告。这次长期停摆在10月至11月中旬期间造成了某种程度的数据“黑洞”。政府停摆期间,经济学家不得不借助大量民间报告来拼凑经济全貌。唯一来自官方的数据只有各州发布的失业救济申领报告。
虽然每周失业救济报告由联邦劳工统计局编制,但各州也会同步公布相关数据,这使得经济学家能够自行进行测算。花旗银行经济学家在给客户的研报中指出:“最新失业救济数据继续表明劳动力市场未出现急剧恶化。”
就业市场暗流涌动
低裁员率对已持续五年的美国经济扩张至关重要。尽管近期有所回升,但当前失业率仍远低于历史标准——在政府停摆前该数字曾低至4.3%。
然而自春季以来招聘活动已近乎停滞,求职难度明显加大。但只要失业率维持低位,美国民众就应有足够信心持续消费,为经济注入活力。
但这并非意味着没有警示信号浮现。多家大型企业接连宣布大规模裁员,最近的是威瑞森电信。不过截至目前,失业救济申领数据尚未出现明显波动。
堪萨斯城联储主席杰弗里·施密德指出:“劳动力市场确实降温,但这种降温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就业市场的重要结构性变化,而非经济周期性下行。”
施密德分析称,招聘放缓部分源于婴儿潮一代持续退休以及移民数量锐减。“劳动力规模缩减既导致新增岗位减少,也使得求职的失业人口下降。”
然而走弱的劳动力市场仍是隐忧,随着年终临近更需密切关注。经济的另一大威胁则是持续不退的通胀压力。
通胀压力高企难消
今年春季之前通胀压力本已开始消退,但总统特朗普将美国关税上调至数十年来最高水平,目前年化通胀率仍维持在3%,不仅显著高于美联储2%的政策目标,更比2010-2019年间年均通胀水平高出近一倍。
民间机构报告显示政府停摆期间物价波动有限,但这些数据远不如官方通胀指标——主要是消费者价格指数和个人消费支出指数来得全面。经济学家与商界领袖指出,即便民间数据准确,关税对通胀的全面影响可能尚未完全显现。
持续通胀可能促使美联储在12月会议上维持利率不动。政府停摆结束后,市场对美联储下月按兵不动的预期引发本周股市大幅抛售。
就业市场收紧与通胀高企的双重压力正在对经济产生实质影响。中低收入群体正承受更沉重的财务压力,被迫缩减开支、增加负债,或出现车贷信用卡还款逾期。不过得益于持续牛市带来的高收入家庭财富增长,作为经济主引擎的总体消费者支出仍保持稳健。
尽管存在“双速”分化现象,美国经济仍持续增长——但华尔街任何长期疲软都可能危及当前经济局面。
对美元潜在影响分析
短期来看,通胀粘性带来的鹰派货币政策预期将继续支撑美元,但中期面临的压力正在累积,美元走势或将取决于“通胀韧性”与“经济放缓”这两股力量的博弈。
周一(11月17日)美元指数延续前一交易日涨势,微涨0.08%至99.35附近。
建议密切关注未来一个月将发布的就业、零售等延迟数据,这些数据将填补政府停摆期间的信息空白,为判断美元走向提供更明确指引。

(美元指数日线图,来源:易汇通)
北京时间9:51,美元指数现报99.36。
指导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依据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汇金网无关。汇金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且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风险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