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需求过剩报警,全球巨头却疯狂增产!背后的豪赌浮出水面

2025

10-31 20:35
来源:【原创】
周五(10月31日)美原油12月期货合约小幅探底震荡后,目前微涨0.2%交投于60.40附近。当前,在本周末欧佩克+(OPEC+)会议召开前夕,油价承受部分抛售压力,市场担忧该组织或宣布潜在增产计划,而这在短期内大概率对原油价格形成进一步压制。

只要供过于求的担忧持续发酵,未来数个交易日的市场情绪预计仍将以看空为主导,但值得注意的是最近油价已经调四整天,但均牢牢守住10和20日均线。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本周末,由全球主要产油国组成的欧佩克+(OPEC+)将举行会议。而就在此次会议召开前数日,美国刚对俄罗斯两家大型石油公司实施限制,这两家企业正是欧佩克+的核心盟友之一。

此类限制最初催生“供应收缩”的短期预期,推动美原油价格在近几周实现显著反弹。

但随着会议临近,市场预判欧佩克+将把俄罗斯石油产量受扰的因素纳入考量,这或导致该组织在即将发布的公告中,宣布超出市场预期的增产规模。

但奇怪的现象是,面对OPEC+可能发布的增产计划,油价并没有明显回落,同时各大产油企业纷纷跟进扩产。

2025年全年,欧佩克+始终维持逐步增产策略。

截至目前,该组织累计增产规模已达日均270万桶,部分扭转此前数年推行的自愿减产举措,并稳步向市场释放更多供应。对于本周末的决议,市场预计至少将有日均13.7万桶的增产幅度;但若欧佩克+决定对冲美国限制引发的俄罗斯供应缺口,最终增产规模或进一步抬升。

本文简单罗列了一下,在供给过剩矛盾下石油巨头们依旧增产的动向跟进和可能的原因。

供需与价格压力下,国际石油巨头仍持续扩产


尽管今年原油价格走弱,且全球供应增速持续跑赢需求增速,为未来数月供应过剩埋下伏笔,但全球头部国际石油公司仍在持续扩大产量。欧洲石油巨头已重启勘探与新油气田开发布局。此前数年,它们曾尝试从可再生电力、绿氢、生物燃料等低碳能源项目中获取利润与合理回报,然而多数尝试以失败告终。

国际石油巨头产量刷新历史峰值,战略重心重回油气业务


美国石油巨头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与雪佛龙(Chevron),在全球顶级页岩产区——二叠纪盆地(Permian)实现创纪录原油产量,同时押注圭亚那、哈萨克斯坦等国的国际项目扩产。

在埃克森美孚收购先锋自然资源公司(PioneerNaturalResources)、雪佛龙收购赫斯公司(Hess)后,这两家美国巨头于今年第二季度均披露,其二叠纪盆地及全球产量均刷新历史峰值。法国道达尔能源公司(TotalEnergies)预计,尽管今年油价较去年每桶下跌10美元,但油气产量提升仍将推动第三季度盈利增长。

其他欧洲石油巨头壳牌(Shell)与英国石油公司(BP)的产量同样呈上升态势。

这些欧洲巨头已将重心重新聚焦核心油气业务,这一战略转向始于能源危机之后——能源危机使得能源安全与可负担性的重要性超越可持续性,与此同时,高利率与供应链问题进一步压缩清洁能源项目本就微薄的回报空间,导致众多新能源项目丧失竞争力。

国际石油巨头押注长线需求韧性,聚焦长期利润无视市场波动


尽管国际石油巨头与欧佩克+产油国的国家石油公司(今年这些国家持续解除减产)共同推升当前市场供应过剩压力,但它们对承受当前低油价与市场过剩局面抱有信心。

国际石油巨头已决定加大油气领域投资,以满足至少至2030年代中期的稳健需求,因此对短期基本面与供应过剩的噪音不再过度关注。

国际能源署(IEA)今年早些时候曾重申预测,认为石油需求将在本十年末触及峰值,但国际石油巨头普遍不认可2030年前会出现需求峰值。

英国石油公司去年曾提出,全球石油需求最早可能于今年达峰,但在上月发布的最新年度《能源展望》中,该公司摒弃了这一判断。

报告指出,由于能源效率提升幅度不及预期,预计石油需求将持续增长至2030年。

多数石油巨头认为,石油需求峰值将出现在2030年代某个时点,但无人预期峰值后需求会快速下滑,且所有巨头均表示,至2050年,油气仍将是全球经济增长与发展不可或缺的能源支撑。

埃克森美孚在《2025年全球展望》中表示:“石油与天然气至关重要,目前尚无其他可行路径能够满足全球能源需求。”

这家美国石油巨头指出:“我们的《全球展望》预测,至2050年,石油与天然气将占据全球能源供应的半数以上。

我们预计,2030年后石油需求将趋于平稳,至2050年仍将维持在日均1亿桶以上水平。”“所有主流可信情景均显示,至2050年,石油与天然气仍将是主导性能源品类。”

2025年能源安全情景报告对景气侧面进行了验证


壳牌在《2025年能源安全情景》中对三种情景展开分析,结果均显示:“未来数十年,每年需投入约6000亿美元用于上游领域——因油气田衰减速度是未来需求年降幅的两至三倍。”

埃克森美孚及如今的欧洲石油巨头均着眼长期布局——以压缩可再生能源投资为代价,加大新油气供应投资,通过新增产量抵消在产油气田加速自然减产的影响。

即便国际能源署上月也承认,受现有油田减产速度加快影响,要维持产量平稳,全球仍需开发新的油气资源。这与该机构2021年的表述形成重大转变——当时其称,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情景下,“无需新增油气投资”。

勘探也重新成为国际石油巨头的核心议题,因这些公司对未来数十年其产品(石油)的需求稳定性抱有明确信心。今年晚些时候至明年初预计出现的大规模供应过剩,并未阻碍国际石油巨头扩大产量的计划。

它们正通过裁员数千人削减成本,以确保在每桶60美元油价水平下,仍可向股东兑现股息分红。多家公司已承诺投入数十亿美元用于成本优化,并精简公司架构。此举旨在清除运营低效与超额成本,同时在油价远低于2022年高点的背景下,维持对股东的回报水平。

今年,油气产量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油价走弱的负面影响。分析师表示,产量增加也让这些全球头部石油公司为未来一两年内供应过剩局面缓解后的利润增长提前布局。

巴克莱银行分析师贝蒂·蒋(BettyJiang)本周表示:“当前涌入市场的新增供应正收窄欧佩克闲置产能空间,因此市场曙光已现。”

“无论是2026年下半年还是2027年,市场供需平衡终将收紧,仅是时间问题。”

技术分析:


美原油12月期货合约经历事件驱动快速反弹后,之后牢牢守住10、20日均线,59.40和58.48关键价位也未触碰到,显示了油价的韧性。

原油如能继续维持当前价格水平,则5日线、30日线会下移,并成为支撑,油价有望突破61.30,回归到上箱体,并在上箱体区域运行。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美原油12月期货合约日线图,来源:易汇通)

北京时间20:27,美原油12月期货合约现报60.44美元/桶。

指导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依据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汇金网无关。汇金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且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风险与责任。

期货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