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原创】
周二(11月4日)北美时段,美元兑瑞郎在0.8080附近交投,盘中一度触及0.8100的心理关口,并在0.8070—0.8100区间内反复。结合最新的政策表态与盘面特征,汇价处于“基本面支撑的强势震荡”阶段。

基本面分析:宏观利差与避险权衡,美元占优、瑞郎承压
近期美元表现稳健,核心逻辑在于美联储的“偏鹰式宽松”。尽管上周实施了25个基点的降息,但后续沟通强调“年内是否继续宽松并非板上钉钉”,引导市场下修对12月进一步降息的押注,名义与真实利差对美元形成再度加成。多位官员口径出现分歧:有官员认为当前利率“温和限制性”且适配于2%目标之上仍有粘性的通胀;也有地区联储领导者提示应对12月保持“开放态度”;与此同时,亦有官员称通胀数据“令人担忧”,并指出在名义利率下调的同时,金融条件因其他要素变化而“被动收紧”。这种“边降边鹰”的框架,使美元在利差和政策路径不确定性的共振下获得买盘。风险偏好层面,本周外部不确定性升温,主要权益市场回落,成长与主题板块热度降温,市场对高估值的容忍度下降,资金更愿意回流美元流动性资产与短久期工具。指数口径上,美元指数上破100.00并创下自8月初以来高位,当日涨幅接近0.20%,推动美元兑瑞郎维持偏强运行。
瑞郎端的驱动更直接来自通胀与政策预期的边际松动。最新公布的通胀弱于预期,引发市场关于瑞士央行可能讨论“更宽松工具箱”的想象,尽管这并不意味着短期必然转向,但有助于压低中性利率与实际利差,削弱瑞郎的相对吸引力。随后,瑞士央行官员口径总体偏稳:管委会成员提出当前利率“在应有位置”,仅在必要时才会考虑非常规手段,同时保留外汇市场干预的可能性;行长则判断未来几个季度通胀或小幅回升,但总体仍可控。综合来看,瑞郎的避险属性在“低通胀+宽松预期”背景下被利差逻辑盖过,阶段性承压,美元兑瑞郎因此维持抬升节奏并反复试探上方关键位。
技术面:
30分钟K线显示,汇价在0.8070—0.8100之间构筑明显的“箱体”,图中以紫色区域标示。上沿0.8100为整数心理关口且伴随多次上影线试探,具有“阻力线+情绪关口”的双重属性;箱体内部存在一个近似中轴的参考价位0.8082,多次充当短线“支撑转阻力”的切换点,具备较强的价格磁力。

指标层面,MACD(26,12,9)的DIFF与DEA均为0.0002,MACD柱状图为0.0000,三者几乎重合于零轴,提示短线动能处于“压缩—待释放”状态,价格横盘取代趋势延伸;一旦价格突破箱体,上/下行将触发动能快速倾斜。相对强弱指数RSI(14)为50.0507,说明短线既未超买也未超卖,市场在均衡区蓄势,区间上沿与中轴的争夺将决定随后一轮方向。
位阶上,0.8098为上行过程中的“前高回撤位”,其上是0.8100的强阻力;支撑方面,先看0.8080的箱体中轴与日内动态支撑线,其下是0.8066的箱体下沿;若意外跌破,0.8035的历史分型低点,可视作更下方的静态支撑。
指导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依据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汇金网无关。汇金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且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风险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