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原创】
10月30日,星期四。美元兑日元欧洲时段交投于153.50一线上方,日内在日本央行公布利率不变的决定后上涨,刷新阶段高位。隔夜美联储会议与主席新闻发布会共同触发了对利率路径的再评估:美联储将名义政策利率下调至3.75%—4.00%区间,并释放年内停止缩表的信号,但讲话同时强调十二月进一步宽松“并非板上钉钉”。

在这种“名义放松、沟通偏鹰”的组合下,利率与外汇两个市场对美元的边际支持得到巩固,而日本央行维持利率不变且前瞻指引谨慎,使得美元兑日元的利差与政策背离逻辑继续主导盘面。
宏观层面
当前影响外汇的核心变量仍是“通胀—增长—政策”的三角关系在不同经济体之间的错位。美联储一方面以风险管理为由小幅下调政策利率并为量化紧缩的结束设定时间窗,另一方面在新闻发布会中明确指出,十二月是否继续降息取决于接下来的数据表现,尤其是通胀黏性与劳动力市场的边际变化。由此引发的市场反应并非单向度的“进一步宽松”,而是将本就偏激进的降息路径略向上修正:此前对十二月再降息的主观概率从接近“十成把握”回落至大约“七成”,而对明后年累计宽松点数的定价亦有所收敛。简而言之,资金并未重新拥抱高贝塔资产,而是更愿意为短端利率支付溢价,这推动了美债曲线在近期出现“偏熊性扁平”的特征。
对美元兑日元而言,以上变化的传导链条具有清晰的金融逻辑。第一,短端美元利率的韧性强化了与日元之间的名义利差优势;第二,若缩表在年内收官,金融条件的不确定性下降,美元资产的流动性贴水回落,有助于维持美元的相对吸引力;第三,尽管部分交易员担忧潜在的政府停摆风险,但在缺乏高频宏观数据干扰的窗口期,利率沟通本身就成为主导外汇定价的“锚”。与之相对,日本央行此次维持利率不变,虽然出现两位委员支持上调至0.75%的异议票,显示出内部对于“正常化”节奏的分歧,但行长在会后依旧强调“没有预设下一次加息的时间表”,并将后续判断与物价与产出回到预测路径相挂钩。这种谨慎的前瞻引导,使得市场对十二月加息的概率定价下修至约四分之一左右,进一步弱化了对日元的政策支撑。
此外,日本国内工资与价格的联动仍是日本央行政策方程式中的关键变量。市场普遍认为,若要验证二次通胀冲击的持续性,仍需等待更具代表性的薪酬谈判结果与服务业价格的粘性证据。在证据不充分之前,政策层面对“过早上调终端利率”的顾虑犹存。与此同时,新任首相的财政思路被外界解读为更倾向于采取逆周期扩张工具以托底内需,这一预期在边际上也降低了日本央行以货币政策主动收紧来对冲财政刺激的紧迫性。财政与货币的组合偏温和,配合海外短端美元利率维持“高于预期”的可能性,使得利差交易在美元兑日元上仍具粘性。
技术方面
30分钟图显示,美元兑日元在151.53—152.36箱体震荡后向上突破,最高触及153.884,现价153.672。153.00水平位由阻转撑,回踩153.00后快速收复,结构上处于突破后的推进段。

MACD位于零轴上方并延续金叉,红柱放大,动能偏强;RSI约68,进入高位但尚未形成明显顶背离,存在高位钝化与短时整理需求。若能在153.70附近横向消化,上行动能有望保持;若重新跌回153.00下方,则指向突破动能衰减,需观察152.29/151.53的支撑有效性。整体节奏为强势整理,短线波动或增大。
展望后市
交易员可能继续关注几类线索。第一,来自美联储官员的连续讲话能否进一步校正市场对十二月降息概率的认知,一旦“七成”被认为仍偏高,短端美元利率或再度上行,间接巩固美元兑日元的上档。第二,就业与通胀的边际变化,尤其是薪资增速与服务项通胀,如若显示出重新抬头的迹象,关于“中性利率可能更接近4%”的讨论会升温。第三,日本方面的工资谈判、服务价格粘性与能源成本传导,若不能为日本央行提供更坚实的通胀持续性证据,则政策层面的观望期可能延长。与此同时,围绕155的心理关口与期权障碍依旧显著,任何与政策或流动性相关的消息都可能放大短线波动。
总而言之,美元兑日元当前所处的价格区间与结构性背景彼此呼应:上方存在政策与舆论敏感点位的“软顶”,下方则有利差与流动性改善构成的“弹性底”。
指导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依据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汇金网无关。汇金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且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风险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