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兑日元从150绝地反弹,市场为什么还这么纠结?CPI审判周五就来!

2025

10-23 20:51
来源:【原创】
周三(10月23日),外汇市场在美联储会议临近的背景下,呈现出谨慎回暖的迹象。美元兑日元已从上周短暂探底150关口后强势反弹,逼近日本大选后高点153.30附近。整体而言,美元指数小幅走强,对主要对手货币保持优势,而日元则延续承压态势,受日本新首相财政政策预期影响,交易员们开始将目光锁定在本周五的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数据。这一关键事件风险,正悄然重塑市场预期,美元的多头动能渐显,但日元空头的推进也需警惕潜在的回调压力。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基本面驱动:政策分化与事件风险的交汇


回顾近期走势,美元兑日元自上周低点反弹以来,累计涨幅已逾250点,这并非简单的技术修复,而是基本面因素逐步发酵的结果。市场对美联储10月会议的预期已趋于明朗,交易员普遍计入两次25个基点的降息路径,这为美元提供了不对称支撑——如果CPI数据超出预期走高,降息押注的拆解空间将放大,从而进一步推升美元走强。知名机构分析指出,这种上行倾斜在CPI发布前已显露端倪,尤其是在近期消息面显示日本央行10月30日会议不太可能采取行动的情况下,日元政策预期趋于平稳,进一步削弱了其避险吸引力。 与此同时,上的交易反馈也印证了这一观感,一位专注外汇信号的分析师观察到,美元兑日元正逐步逼近153.00关口,日元在日本新首相财政刺激预期的笼罩下,压力持续积累。 另一位市场观察者则强调,CPI数据前夕的“冻结”效应已让交易盘面趋于谨慎,美元兑日元在152.50区域的拉锯,正考验多头的突破决心。

从基本面层面深挖,这一轮美元兑日元的回暖,根植于美日政策分化的深化。美国通胀路径的不确定性,成为当下主导力量。美联储官员近期表态中,鲍威尔提及劳动力市场面临下行风险,但整体立场仍保持中性,暗示短期内政策转向的空间有限;其他决策者如柯林斯和鲍曼则重申通胀风险犹存,年内两次降息的预期已基本定价。 这意味着,如果周五CPI核心数据高于预期的3.2%,市场将迅速调整对美联储路径的认知,美元的避险溢价可能随之放大,推动汇率进一步脱离当前区间。反之,若数据偏软,降息押注的强化或引发美元短暂回调,但鉴于当前定价已充分消化温和路径,下行空间相对有限。上,一家国际交易平台的快讯捕捉到这一不对称性:做多美元兑日元至CPI数据,被视为高回报低风险的配置,尤其在美联储不会意外降息50个基点的共识下。

日本端的因素同样不可忽视。日本央行在10月会议前夕,市场预期其维持现状的概率高达90%以上,近期消息源显示,政策行动的门槛仍较高。这与日本9月出口数据强劲反弹形成对比,后者本该为日元提供支撑,却因财政刺激预期的升温而被稀释。新首相上台后,财政扩张的信号已开始渗透市场,交易员担忧这将进一步压低日元收益率,放大美日利差的拉锯效应。一位资深交易员分享道,日本消费者物价指数的临近发布(10月24日),正让日元空头保持警惕,但整体基调仍向下倾斜。 此外,油价的企稳上行也间接利好美元,作为全球通胀传导的放大器,它强化了美联储政策紧缩的潜在预期,而日元作为传统避险资产,在风险偏好回升时往往首当其冲。

值得一提的是,美元兑日元与利率差的传统相关性,似乎正面临断裂考验。按当前美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差计算,该汇率理论上应徘徊在140附近,而非当前的150高位。这一背离,部分源于市场对美联储路径的过度定价,以及日元结构性弱势的叠加。知名机构数据显示,近期收益率曲线虽有上移,但未能完全传导至外汇盘面,这暗示交易员正通过期权市场押注美元的上行偏斜——隐含波动率的上倾,预示CPI事件后潜在的单边机会。反馈中,一位量化信号提供者反复强调,技术与量化指标均指向上行,入场点位围绕152.50,目标直指153.50以上。 这种共识,进一步强化了基本面与情绪的共振。

技术面解读:通道蓄势与指标警示


转向技术面,4小时图上的信号正为这一基本面叙事提供有力佐证。当前报价152.625,已稳稳站上灰色50周期均线151.378,这一线作为短期支撑,正有效阻挡了上周低点的余波。布林带结构显示,中轨位于151.616,上轨152.942,下轨150.291,汇率正逐步贴近上轨,通道扩张的迹象初现,暗示多头动能的蓄积而非单纯的超买拉伸。RSI 14周期指标读数68.760,虽接近超买阈值70,但尚未触发极端信号,显示上涨仍有弹性空间。这一配置,与日内0.43%的涨幅相呼应,表明盘面正从上周的150探底中逐步消化空头压力,转而测试153.30的选举后高点。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更细致观察,汇率自151.00支撑位反弹以来,形成了清晰的上升通道,低点逐步抬高,高点则指向153关口附近。一位技术分析师指出,这一通道的上沿正与短期阻力重合,CPI前夕的区间震荡,或为突破蓄力。 同时,成交量指标虽未见爆发,但与上周低点时的萎缩形成对比,暗示空头动能的衰竭。值得留意的是,斐波那契回撤线从近期高点153.30至低点150的38.2%位,正好落于当前均线附近,提供动态支撑。如果CPI数据引发波动,RSI的背离风险需警惕——若上行加速而指标滞涨,可能预示短期回调至布林中轨。

综合基本面与技术面的交织,美元兑日元当前的回暖,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多重因素的合力。美联储的决策真空期,与日本央行的观望姿态,共同铸就了美元的相对强势,而CPI作为本周“皇冠上的明珠”,其释放的信号将直接校准市场路径。即时反馈显示,交易员们对这一事件的敏感度极高,一家经纪商的快讯捕捉到汇率已触及152.42的日内高点,美元指数同步上探99.03。 另一观点则提醒,市场在等待数据的同时,正通过范围交易消化不确定性。 这种共识,避免了过度乐观的陷阱,转而强调事件驱动的逻辑链条。

趋势展望:事件落定后的方向抉择


展望未来一周,美元兑日元的盘面走势,将高度依赖CPI的落点。如果数据走强,汇率有望刷新153.30高点,甚至测试154.66/80的次要阻力区,那里是历史高点的延伸位,收益率上行与油价坚挺的共振,或进一步放大上行动能。然而,一旦触及155.50的心理线,美方潜在干预的阴影将浮现,届时多头回报率将趋于收敛。反向情景下,若CPI偏弱,汇率或回测151.50支撑,但鉴于当前定价的缓冲,深度回调至150的概率较低。上,一位分析师的展望与此契合:美元兑日元在CPI后的路径,将决定是否延续不对称上行。 总体而言,本周后半段的波动率料将升温,交易盘面或从当前的高位震荡,转向更明确的趋势确认,美联储会议的最终表态,将为这一叙事画上句点。

指导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依据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汇金网无关。汇金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且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风险与责任。

期货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