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x24小时快讯

2025

11-20 17:57
知秋
来源:【原创】
11月20日,星期四。当前外汇市场的关注点,正集中在美元利率预期再定价、美国延期公布的非农就业数据,以及日本财政与货币政策组合的再平衡之上。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美元兑日元本周延续突破走势,连续第四个交易日上行,最高一度逼近157.75–157.80区间,目前欧洲时段回落至157.20附近窄幅整理。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围绕这一高位区间的多空博弈,成为当下汇市观察的核心焦点:一方面是美元利率仍处相对高位、收益率优势尚存,另一方面则是日本财政状况与日本央行政策路径的不确定性,加深了日元的结构性弱势。

美联储政策预期仍是驱动美元表现的关键变量。最新公布的会议纪要显示,多位官员支持在此前已实施降息的基础上谨慎推进后续操作,也有官员对进一步降息持保留态度,强调如果在通胀尚未完全回到目标附近之前过快放松政策,可能增加通胀再度黏性的风险。这种内部观点的分化,一方面反映出决策层对经济动能放缓已有共识,另一方面也暗示大幅、快速的宽松路径暂时难以形成。市场在消化这一信号后,对年内再次明显降息的预期有所降温,使得美国中长期国债收益率维持在相对高位区间,为美元提供了利差支撑。

与此同时,美国经济在经历创纪录时长的政府停摆后,市场对于增长动能的担忧有所抬头,但目前更多体现在对未来数据可能走弱的预期之中,而非对现实状况的极端悲观判断。在这种情形下,美元更多呈现的是“高利率下的防御性资产”特征:当风险偏好尚能维持时,资金愿意继续持有高收益货币;只有在增长前景出现更明显下修时,才可能对美元构成更大实质性压力。这种微妙的平衡,也直接折射到美元兑日元的表现上,使得汇价在高位呈现出强势震荡的状态,而非单边趋势的快速逆转。

相较之下,日本方面的宏观图景则更为复杂。日本政府近期提出约25万亿日元的追加预算,以配合首相刺激方案,大幅高于前一年度约13.9万亿日元的规模,引发市场对国债供给压力和财政可持续性的再度讨论。新增供给预期推升了日本国债收益率,部分期限收益率升至数十年来相对偏高的水平,从表面看似有利于日元,但这种上升更多源于风险溢价与财政忧虑,而非经济基本面强劲或货币政策实质性收紧,因此对汇率的支撑是有限的。

经济数据方面,日本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在连续六个季度扩张之后首次出现萎缩,显示内外需共振放缓的压力仍在。这一表现使得日本央行在考虑退出超宽松政策时面临更大约束。虽然此前已开始逐步调整收益率曲线控制框架,但在经济重回负增长的背景下,进一步加息或快速收紧的动机明显减弱。对日元而言,这意味着短期内利差优势难以收窄,甚至可能在全球其他主要央行逐步进入“高利率维持期”之际,继续维持明显的负利差状态,压制日元的中枢水平。

需要特别关注的是,日本官方在汇率问题上的口头干预明显升温。内阁官房长官在最新表态中指出,近期汇率波动偏向单边且幅度较大,当局正以高度紧迫感关注外汇市场,并强调汇率应更好反映基本面状况。此前,财务大臣也多次重申,将密切监测市场动向。这类措辞在历史经验中往往被视作干预风险升温的信号,有助于阶段性抑制单边趋势的继续强化,但如果背后缺乏货币政策更实质性的配合,单纯依靠口头干预往往难以逆转汇率中长期方向,更可能在高位制造频繁而剧烈的短线波动。

就短期事件风险而言,延期公布的9月非农就业数据仍是当下市场的核心观察点。市场普遍预期就业增速有一定放缓,但更重要的是薪资增速与失业率能否配合通胀继续朝目标区间回落。如果数据整体偏弱,可能压低美国收益率曲线的长端,给美元带来一定修正压力,在当前高位下,美元兑日元或出现幅度有限的回落调整。但考虑到市场此前已部分提前消化经济放缓的情形,若数据与预期差距有限,则汇价中枢被大幅下移的难度依然较大。相反,如果非农与薪资再度超出预期,强化美联储在降息节奏上的谨慎态度,则利差逻辑会被进一步巩固,只是汇价在逼近整数关口时,干预预期与多头拥挤程度也可能升高,从而加大波动率。

技术方面


从日线图看,美元兑日元自145.48一线启动上行通道,目前沿紫色趋势线稳步抬升,短期呈现加速拉升特征。前高与密集成交区154.20附近已被有效突破,并转化为重要支撑区域,当前价格157.20距离当日高点157.775不远,显示多头动能仍占优势。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MACD指标零轴上方运行,DIFF与DEA再度开口,上涨动能柱温和放大,反映趋势多头结构尚未被破坏。RSI在70上方徘徊,处于超买区间,高位钝化说明多头情绪偏热,同时也意味着短期波动率可能加大。后续若价格围绕157附近反复争夺且量能放大,需留意是否出现长上影、背离等信号,以判断上行节奏是延续强势平台整理,还是进入高位消化阶段。

展望后市


美元兑日元的演变,仍将围绕三条主线展开:一是美国通胀与就业数据对美联储降息路径的塑造,其将直接决定美元利差优势能否在更长时间尺度上得以维持;二是日本财政与经济数据是否会迫使日本央行在“稳定金融环境”与“控制长期通胀预期”之间重新权衡,进而在政策声明与实际操作上释放新信号;三是全球风险偏好是否会因地缘局势、金融市场波动或其他突发事件而发生显著变化,从而重塑日元的避险功能。三条主线的组合结果,将决定当前157一线究竟是新一轮区间中枢的起点,还是高位震荡后的阶段性顶部。

最新报道THE LATEST REPORT

英国 11月 CBI工业产出预期差值 7, 预期值-, 前值16 11-20 19:04:35 【马斯克天价薪酬埋下巨雷,特斯拉利润面临数百亿美元潜在冲击】 ⑴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高达1万亿美元的高管薪酬方案,正为公司未来利润带来巨大不确定性。 ⑵ 针对2018年薪酬方案的法律纠纷仍在持续,若特斯拉上诉失败,可能导致公司利润在两年内减少260亿美元。 ⑶ 这笔潜在支出相当于特斯拉自2019年实现盈利以来累计净利润的一半以上。 ⑷ 即使特斯拉赢得诉讼,新的万亿美元薪酬方案仍可能在未来十年内持续挤压公司利润。 ⑸ 薪酬专家指出,如此规模的CEO薪酬支出表明特斯拉董事会未能遵循合理的信托惯例。 ⑹ 股票补偿虽不影响现金流,但会导致净利润大幅下降,实质上将股东财富转移给最大单一股东。 ⑺ 特斯拉董事会辩称新薪酬方案与“火星里程碑”业绩目标挂钩,但最简单的目标仍可能触发数百亿美元支出。 ⑻ 法律裁决迫在眉睫,特拉华州最高法院即将决定是否维持原判,这将成为影响特斯拉财务前景的关键节点。 ⑼ 若替代方案实施,260亿美元费用将在八个季度内分摊,每季度减少利润32.5亿美元,超过特斯拉多数季度的净利润。 ⑽ 分析师指出,这种股权稀释直接损害股东利益,但特斯拉估值似乎完全建立在未来承诺而非财务基本面之上 11-20 19:02:24 英国 11月 CBI工业订单差值 -37,预期值-33,前值-38 11-20 19:00:01 【法国通胀债认购火爆,超长端需求尤为强劲】 ⑴ 法国周四成功发行三笔通胀挂钩国债,总融资规模达10亿欧元,覆盖2036至2053年多个期限。 ⑵ 2036年到期债券发行5.44亿欧元,平均收益率为1.57%,投标覆盖比率达3.118倍。 ⑶ 2040年到期债券发行2.81亿欧元,平均收益率1.78%,投标覆盖比率更高达3.509倍。 ⑷ 2053年到期超长期债券发行1.75亿欧元,平均收益率2.06%,获得3.834倍的超额认购。 ⑸ 三笔债券的投标覆盖比率均超过3倍,显示市场对法国通胀挂钩债券需求持续旺盛。 ⑹ 超长期债券认购最为火爆,反映投资者对长期通胀保护工具的配置需求强烈。 ⑺ 收益率曲线呈现陡峭化特征,从2036年的1.57%升至2053年的2.06%,期限溢价合理。 ⑻ 成功的拍卖结果表明,尽管市场波动,投资者对欧元区核心国家通胀前景仍保持信心。 11-20 18:58:17 【浑水警告:做空巨头的时机未到,AI泡沫另有玄机】 ⑴ 浑水公司首席执行官卡森·布洛克明确表示,当前并非做空美国大型科技股的合适时机。 ⑵ 尽管市场对人工智能泡沫的警告声不断,但他认为做空行业龙头股风险极高。 ⑶ 布洛克坦言“宁愿做多也不愿做空”,暗示当前市场环境仍有利于多头。 ⑷ 他特别强调,此时做空英伟达等大型科技股可能导致“生意撑不了多久”。 ⑸ 这位知名做空者将目标转向涉足人工智能领域的小型公司,视其为潜在做空标的。 ⑹ 布洛克指出市场存在大量“AI概念股”和“蹭AI热度的公司”,这些企业更值得关注。 ⑺ 但他同时警告,只要英伟达等领头羊保持上涨态势,做空交易就依然非常危险。 ⑻ 这一表态显示专业做空机构对市场结构性机会的把握,避开龙头而瞄准边缘参与者。 11-20 18:53:08 【欧元颓势难掩底气,期权市场暗藏玄机】 ⑴ 外汇期权作为前瞻性工具,其定价结构正释放关键信号:市场并未真正担忧欧元兑美元深度下跌。 ⑵ 若存在持续看空预期,通常会出现指向性看跌期权的需求激增,但实际交易中低于1.1400的欧元看跌期权需求寥寥。 ⑶ 风险逆转合约保持对欧元看涨期权的溢价,表明市场仍倾向于逢低买入而非追空。 ⑷ 隐含波动率从近期高位回落,进一步佐证市场不认为即期汇率将出现突破性下行走势。 ⑸ 尽管欧元近期走软,但汇率自6月以来始终坚守在1.1392-1.1918区间内震荡整理。 ⑹ 当前期权定价模式显示,市场参与者对下行突破的避险需求并未显著上升。 ⑺ 期权市场的整体结构表明,任何看空动能都缺乏足够的市场共识支撑。 ⑻ 在缺乏实质性催化剂的情况下,欧元兑美元大概率将继续维持现有震荡格局。 11-20 18:48:06 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通过决议,要求伊朗“立即”向国际原子能机构通报其富铀库存和被炸毁的核设施的状况。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19个成员国投票赞成美国和英法德三国提交的决议,3个成员国投了反对票,12个成员国弃权 11-20 18:40:11 【欧股搭上AI顺风车,财报季暗藏板块轮动新机】 ⑴ 泛欧STOXX 600指数周四上涨0.7%至565.85点,德国DAX与法国CAC40指数同步上涨约0.8%。 ⑵ 英伟达强劲财报成为市场核心催化剂,该公司股价盘前大涨5.5%,有效缓解近期市场对人工智能泡沫的担忧。 ⑶ 资深市场分析师指出,优异业绩并未消除泡沫担忧,但为市场提供了宝贵的缓和窗口。 ⑷ 有消息称美国可能推迟对半导体进口加征关税,这一进展进一步助推芯片板块反弹。 ⑸ 欧洲科技指数应声上涨1.2%,英飞凌和ASML涨幅均达约2%,显示资金重新关注科技领域。 ⑹ 人工智能设备制造商表现突出,施耐德电气上涨2%,西门子能源大涨4%,成为最大赢家。 ⑺ 欧洲国防指数反弹2.1%,收复前日近3%跌幅,市场对地缘政治局势变化保持敏感。 ⑻ 金融板块表现稳健,银行股指数涨幅超过1.3%,法国巴黎银行因上调资本充足率目标而大涨5.7%。 ⑼ 分析师观察到,在科技股吸引市场目光的同时,金融股正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 ⑽ 市场焦点转向即将公布的美国就业数据,这份报告将成为判断美联储政策走向的关键依据。 11-20 18:39:13 伦敦金属交易所: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宣布,从2026年年中起,将停止管理伦敦金银市场协会(LBMA)的铂金和钯金价格,以便专注于其核心基本金属产品。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与伦敦金银市场协会(LBMA)合作,已就计划中的变更与伦敦铂钯市场(LPPM)的参与者进行了沟通,并承诺确保在新管理人任命后,市场能够平稳有序地过渡。 11-20 18:30:45 【印度食用油进口将破纪录,棕榈油需求激增引领格局生变】 ⑴ 印度2025/26年度棕榈油进口量预计将大幅攀升至900-930万吨,较上年度的758万吨显著增长。 ⑵ 豆油进口量可能小幅超过去年创纪录的550万吨水平,继续维持高位运行。 ⑶ 向日葵油进口量预计将回落至200-250万吨,较上年度的290万吨明显下降。 ⑷ 三大植物油进口结构调整显示印度正积极优化采购组合,棕榈油性价比优势凸显。 ⑸ 本年度印度食用油总进口量预计将达到创纪录的1650-1700万吨,较上年度的1600万吨继续增长。 ⑹ 这一进口规模再创新高,反映印度国内食用油消费需求保持强劲增长态势。 ⑺ 棕榈油在进口结构中占比进一步提升,可能对相关品种国际价格形成支撑。 ⑻ 印度作为全球最大食用油进口国的需求变化,将继续牵动全球油脂市场神经。 11-20 18:30:13
期货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