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x24小时快讯

2025

11-20 17:47
逆水观澜
来源:【原创】
美联储官员在10月会议上就降息议题分歧显著,围绕劳动力市场陷入停滞与通胀居高不下二者谁构成更大经济威胁,各方立场鲜明对立。

尽管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在本次会议中最终批准降息,但后续政策路径的不确定性显著上升。分歧进一步延伸至12月政策展望,官员们对市场此前普遍预期的追加降息必要性提出质疑,其中“多位”官员明确表示,至少在2025年年内,大概率无需再启动降息操作,受此影响CMEFedWatch利率期货由50%跌至33%。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为何12月降息概率会降低


鲍威尔曾将当时的数据缺失状况比喻为“在雾中驾车”,在鲍威尔发表上述声明前,交易员们几乎笃定12月9日至10日的会议将再度降息。

与会者强调从政策传导逻辑来看,维持长期通胀预期稳定是推动通胀及时回归2%目标的核心前提,同时不少人警示,通胀长期超标可能引发长期预期脱锚风险,这将显著增加政策调控难度,这里着重强调了长期通胀预期管理的重要性。

劳动力市场方面,8月前失业率维持在历史低位,而从近期可得指标(包括就业机会调查数据)来看,与会者确认,裁员与招聘活动均维持低位,劳动力市场在9-10月呈现渐进式疲软特征,但未出现断崖式恶化。

就业增长放缓的双重驱动逻辑得到普遍认可:一方面是劳动力供给收缩,核心源于移民规模下降与劳动力参与率不足;另一方面是需求端减弱,受经济温和增长与市场不确定性高企的双重压制。

多位与会者进一步指出,人工智能相关投资及其他生产率提升技术等结构性因素,正在加剧劳动力需求的疲软态势,这一趋势对就业市场的长期影响值得跟踪。

为何10月会勉强降息


但有几位与会者表示,其他私人和公共部门指标,和从各地区联系人处获取的反馈,仍能为判断经济状况提供有效信号。

在此背景下,他们判断10月前的近几个月就业方面的下行风险已有所上升,多位与会者支持本次会议下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部分与会者虽对该决策表示支持,但也坦言若维持目标区间不变,其同样能够接受;另有几位与会者则明确反对下调目标区间。”

主要分歧:政策“限制性”强度的认知对立


此次争论的核心焦点,在于官员们对当前政策对经济的“限制性”强度判断存在分歧。部分与会者认为,即便本次已降息25个基点,当前政策依然对经济增长构成抑制;而另一部分与会者则提出,“经济活动所展现出的韧性”表明,当前政策并未达到具有限制性的程度。

官员们普遍对两大问题表达担忧:一是劳动力市场增长动能放缓,二是通胀“几乎未显现出持续回落至美联储2%目标水平的迹象”。会议纪要清晰反映出委员会内部已形成多个立场各异的阵营。

各派的观点以及无法降息的原因


在美联储的官方表述体系中,“多位”对12月降息举措持审慎保留态度其中多位的用词(many)这个涵盖范围大于“部分”(several),这一措辞细节已释放出倾向于否决12月降息的信号。

值得注意的是,“与会者”(participants)并非特指拥有投票权的委员,本次会议共有19名与会者参与,但仅有12人具备投票资格,因此当前无法明确投票委员对12月政策动向的具体立场,所以降息概率只是下降了而并非没有。

从公开表态可清晰看出,委员会内部立场划分为三派:以美联储理事斯蒂芬·米兰、克里斯托弗·沃勒及米歇尔·鲍曼为代表的“鸽派”倾向于通过降息规避劳动力市场出现疲软风险;

以地区联储主席为核心的“鹰派”,包括堪萨斯城联储主席杰弗里·施密德、波士顿联储主席苏珊·柯林斯及圣路易斯联储主席阿尔贝托·穆萨勒姆,他们担忧进一步降息可能导致美联储难以实现2%的通胀目标;

介于“鸽派”与“鹰派”之间的“中间派”,以鲍威尔、美联储副主席菲利普·杰斐逊及纽约联储主席约翰·威廉姆斯为代表,他们主张采取耐心观望的政策策略,不急于行动。

从政策传导逻辑来看,与会者强调,维持长期通胀预期稳定是推动通胀及时回归2%目标的核心前提,同时不少人警示,通胀长期超标可能引发长期预期脱锚风险,这将显著增加政策调控难度。

会议纪要同时提及,“多数与会者”认为未来仍存在进一步降息的可能性,只是实施时点未必会选在12月。

会议还涉及和结束QT的说明


会议纪要还涉及货币政策中资产负债表管理的相关议题。

纪要中称鉴于评估认为准备金余额已达到或接近充足水平,几乎所有与会者都表示,于12月1日结束委员会证券总持仓的缩减是适当的,或者他们可以支持这一决定。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已达成共识,将于12月停止缩减国债与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的持有规模——在此之前,量化紧缩进程已使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缩减逾2.5万亿美元,目前该规模仍保持在约6.6万亿美元。对于终止这一被称为“量化紧缩”(QT)的进程,委员会内部似乎已形成广泛认同,未出现明显反对声音。

总结与市场反应:


此份报告给出了10月降息的主要原因,劳动市场出现风险,以及抑制12月降息的原因,失业率依然在历史低位,以及继续降息将使市场长期通胀预期变得难以管理,而长期通胀预期又是未来达到2%通胀目标的重要因素。

12月降息概率腰斩,受此影响CME利率期货跌至30%附近,市场预期快速调整,美元指数快速走强涨超0.5%并且收在了100关口之上,黄金高点回撤接近2%振幅约80美金,1月的美联储议息会议成新焦点。

值得注意的是美联储在当地时间12月25议息会议前,将无法获得10月和11月的完整非农数据等就业报告——美国劳工统计局最新修订的时间表显示,这两个月的合并就业数据要到12月16日(即美联储会议结束后一周)才会公布,而10月份的失业率数据甚至可能永远无法完整统计。9月份的延迟报告虽将于11月20日(周四)发布,但最新通胀数据的时间表仍未确定。

最新报道THE LATEST REPORT

【浑水警告:做空巨头的时机未到,AI泡沫另有玄机】 ⑴ 浑水公司首席执行官卡森·布洛克明确表示,当前并非做空美国大型科技股的合适时机。 ⑵ 尽管市场对人工智能泡沫的警告声不断,但他认为做空行业龙头股风险极高。 ⑶ 布洛克坦言“宁愿做多也不愿做空”,暗示当前市场环境仍有利于多头。 ⑷ 他特别强调,此时做空英伟达等大型科技股可能导致“生意撑不了多久”。 ⑸ 这位知名做空者将目标转向涉足人工智能领域的小型公司,视其为潜在做空标的。 ⑹ 布洛克指出市场存在大量“AI概念股”和“蹭AI热度的公司”,这些企业更值得关注。 ⑺ 但他同时警告,只要英伟达等领头羊保持上涨态势,做空交易就依然非常危险。 ⑻ 这一表态显示专业做空机构对市场结构性机会的把握,避开龙头而瞄准边缘参与者。 11-20 18:53:08 【欧元颓势难掩底气,期权市场暗藏玄机】 ⑴ 外汇期权作为前瞻性工具,其定价结构正释放关键信号:市场并未真正担忧欧元兑美元深度下跌。 ⑵ 若存在持续看空预期,通常会出现指向性看跌期权的需求激增,但实际交易中低于1.1400的欧元看跌期权需求寥寥。 ⑶ 风险逆转合约保持对欧元看涨期权的溢价,表明市场仍倾向于逢低买入而非追空。 ⑷ 隐含波动率从近期高位回落,进一步佐证市场不认为即期汇率将出现突破性下行走势。 ⑸ 尽管欧元近期走软,但汇率自6月以来始终坚守在1.1392-1.1918区间内震荡整理。 ⑹ 当前期权定价模式显示,市场参与者对下行突破的避险需求并未显著上升。 ⑺ 期权市场的整体结构表明,任何看空动能都缺乏足够的市场共识支撑。 ⑻ 在缺乏实质性催化剂的情况下,欧元兑美元大概率将继续维持现有震荡格局。 11-20 18:48:06 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通过决议,要求伊朗“立即”向国际原子能机构通报其富铀库存和被炸毁的核设施的状况。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19个成员国投票赞成美国和英法德三国提交的决议,3个成员国投了反对票,12个成员国弃权 11-20 18:40:11 【欧股搭上AI顺风车,财报季暗藏板块轮动新机】 ⑴ 泛欧STOXX 600指数周四上涨0.7%至565.85点,德国DAX与法国CAC40指数同步上涨约0.8%。 ⑵ 英伟达强劲财报成为市场核心催化剂,该公司股价盘前大涨5.5%,有效缓解近期市场对人工智能泡沫的担忧。 ⑶ 资深市场分析师指出,优异业绩并未消除泡沫担忧,但为市场提供了宝贵的缓和窗口。 ⑷ 有消息称美国可能推迟对半导体进口加征关税,这一进展进一步助推芯片板块反弹。 ⑸ 欧洲科技指数应声上涨1.2%,英飞凌和ASML涨幅均达约2%,显示资金重新关注科技领域。 ⑹ 人工智能设备制造商表现突出,施耐德电气上涨2%,西门子能源大涨4%,成为最大赢家。 ⑺ 欧洲国防指数反弹2.1%,收复前日近3%跌幅,市场对地缘政治局势变化保持敏感。 ⑻ 金融板块表现稳健,银行股指数涨幅超过1.3%,法国巴黎银行因上调资本充足率目标而大涨5.7%。 ⑼ 分析师观察到,在科技股吸引市场目光的同时,金融股正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 ⑽ 市场焦点转向即将公布的美国就业数据,这份报告将成为判断美联储政策走向的关键依据。 11-20 18:39:13 伦敦金属交易所: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宣布,从2026年年中起,将停止管理伦敦金银市场协会(LBMA)的铂金和钯金价格,以便专注于其核心基本金属产品。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与伦敦金银市场协会(LBMA)合作,已就计划中的变更与伦敦铂钯市场(LPPM)的参与者进行了沟通,并承诺确保在新管理人任命后,市场能够平稳有序地过渡。 11-20 18:30:45 【印度食用油进口将破纪录,棕榈油需求激增引领格局生变】 ⑴ 印度2025/26年度棕榈油进口量预计将大幅攀升至900-930万吨,较上年度的758万吨显著增长。 ⑵ 豆油进口量可能小幅超过去年创纪录的550万吨水平,继续维持高位运行。 ⑶ 向日葵油进口量预计将回落至200-250万吨,较上年度的290万吨明显下降。 ⑷ 三大植物油进口结构调整显示印度正积极优化采购组合,棕榈油性价比优势凸显。 ⑸ 本年度印度食用油总进口量预计将达到创纪录的1650-1700万吨,较上年度的1600万吨继续增长。 ⑹ 这一进口规模再创新高,反映印度国内食用油消费需求保持强劲增长态势。 ⑺ 棕榈油在进口结构中占比进一步提升,可能对相关品种国际价格形成支撑。 ⑻ 印度作为全球最大食用油进口国的需求变化,将继续牵动全球油脂市场神经。 11-20 18:30:13 印度行业协会负责人表示,印度2025/26年度食用油进口量可能从去年的1600万吨增至创纪录的1650万-1700万吨。印度2025/26年度棕榈油进口量可能从去年的758万吨增至900万-930万吨 11-20 18:28:35 【日本最大核电站预计将于本周被批准重启】 当地时间20日获悉,预计日本新潟县知事花角英世将在21日表明同意重启日本最大核电站——柏崎刈羽核电站的意向。但该核电站的七个反应堆中,只有一个将恢复运行。自2011年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严重核泄漏事故后,日本政府下令关闭了境内所有核电站。截至目前,已有14座核电机组恢复运行,主要位于日本西部和南部地区。柏崎刈羽核电站位于日本西北部新潟县,因跨柏崎和刈羽两地而得名,是全球净发电量最大核电站之一。2011年3月11日大地震后,东京电力公司先后报废福岛两座核电站,柏崎刈羽核电站也自2012年3月起关闭。(央视) 11-20 18:19:08 【欧洲央行维持观望,政策转向需待“强证据”】 ⑴ 欧洲央行管委马赫鲁夫明确表示,对当前货币政策立场感到满意。 ⑵ 他强调需要看到“非常有力的证据”才会支持央行采取进一步行动。 ⑶ 这位爱尔兰央行行长警告不应对通胀可能低于目标的情况反应过度。 ⑷ 马赫鲁夫认为目前利率设置处于“不错的位置”,暗示短期内无需调整。 ⑸ 他对明年数据表现持乐观态度,预计通胀将在后续年份自然回升。 ⑹ 政策制定者在应对预测中的小幅偏离时需要“格外谨慎”。 ⑺ 马赫鲁夫补充指出通胀预期依然稳固锚定,这为维持现政策提供支持。 ⑻ 此番表态显示欧洲央行内部对政策调整持高度审慎态度,市场应降低近期行动预期 11-20 18:13:26 Nymex美原油期货主力日内涨幅达到1.01%,报59.85美元/桶 11-20 18:12:44
期货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