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美政府停摆临近解决,市场风险偏好边际回升,美元与美债收益率波动收敛,能源板块获得情绪性提振。然而,美联储通胀路径与实际利率维持在相对高位,融资成本对终端需求的挤压并未消失;意味着“需求复苏的证据尚不充分”,原油价格更易受高频变量扰动。在成品油端,航班大规模取消带来的航煤需求扰动曾引发市场担忧,但该因素更偏短期、事件性,其对布伦特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裂解价差波动,经由炼厂排产调整反馈至原油拉动,传导通常滞后且易被其他变量覆盖。
供给端的结构性变化更具实质性。受合规与制裁时点牵引,俄罗斯相关桶型的交易与物流成本上升。两家印度炼厂最新在现货端采购了来自美国、西亚与海湾的桶型组合:包含西德克萨斯轻质、穆尔班以及巴士拉中质,并集中在明年一季度交付。这一动作释放两层信号:其一,买方在主动对冲合规不确定性,前置锁定可替代资源;其二,来自中东与美洲的船期被相对前移,推动相关等级的现货溢价与运费结构发生微调。
从更广的供需格局看,OPEC+在12月的产量安排小幅上调,但对2026年一季度释放了“谨慎推进”的信号,显示组织内对供需平衡的审慎把握。非OPEC产量的持续释放仍在进行中,供应端的冗余度提升,对布伦特的中枢构成压制。美国商业原油库存阶段性回升,叠加亚洲近海浮仓在近期明显增加,反映部分买家因制裁与进口配额等合规因素推迟提货,海上库存的“蓄洪”效应使得现货贴水压力阶段性上行。这些现象共同指向一个结论:即便情绪修复带动盘面反弹,若没有“需求的硬证据”或“供应的硬约束”,布伦特的反弹更易呈现波段化与交易性特征。
技术方面
小时图显示布伦特原油在收敛三角形内运行,现价63.86,贴近由62.82与63.21连接形成的上升下轨;上沿由64.92与64.37连线限制,波幅持续收窄,价格围绕63.9一带反复。近几根K线上下影交替,分歧加大且波动率收敛。MACD在零轴附近粘合,柱体缩短,动能中性略偏弱;RSI徘徊50,趋势方向未明确。

短期重心大概率在63.4—64.3区间内切换,关注三角边界的有效性与是否出现量价共振,同时留意63.21—62.82前低区域与64.3—64.9压力带的表现,以评估节奏与结构的后续变化。
展望层面
变量包括:OPEC+后续会议对产量与自愿减产的措辞与执行细度;美联储关于通胀与就业的更新对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边际影响;美国EIA库存数据在成品与原油结构上的变化,尤其是库存在沿海枢纽与内陆枢纽的分布差异;海上浮仓的去化速度与到港节奏;以及印度炼厂对不同硫度与API的采购配比是否延续。本质上,只有当“需求的实证”(例如成品油表观消费与裂解价差的稳固回升)与“供给的收缩”(例如合规显著抬升有效供应成本或地缘冲击造成可用运能下降)二者至少有其一落地,布伦特才具备向上重定价的条件。
当前布伦特的定价更像“情绪修复与供给现实”的拉锯战。美财政不确定性的阶段性缓解,给予价格一定弹性;但供应宽松、库存分层与物流再平衡又限制了上行空间。
知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