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x24小时快讯

2025

11-07 20:23
塔伦
来源:【原创】
在2025年美国政府关门事件已持续超过35天、创下历史最长纪录的背景下,联邦经济数据的缺失正考验着美联储的政策制定。原本每月发布的非农就业报告、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等关键指标已连续中断:非农数据缺席了两个月,CPI首次中断一个完整周期,周度初请失业金人数等指标也可能直接缺失多个周期。这些空白使经济状况难以判断,也让市场参与者开始关注美联储如何应对数据缺失的挑战。

美联储副主席杰斐逊近日表示,在政府停摆导致数据不明确的情况下,美联储将在降息问题上"缓慢推进"。他指出,由于尚不清楚在12月会议前能获得多少官方数据,采取"逐次会议"的决定方式显得尤为审慎。这一表态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观点相呼应,凸显出数据缺失对货币政策的实际影响。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数据缺失下的应对:从官方渠道到替代来源


政府关门启动后,劳工统计局(BLS)等机构暂停了数据采集和发布。原定于11月7日公布的10月非农就业报告再度延期,甚至有观点认为这份报告可能无法发布。CPI的中断打破了该数据自1913年以来的连续性,建筑支出、制造业调查等月度指标也相继缺失。对美联储而言,这不仅是数据空白,更影响了决策依据。

美联储正在利用多种替代数据来源。在关门前,亚特兰大联储的研究团队通过回顾历史企业高管调查数据,验证其与官方就业、支出和产出指标的一致性。他们的季度民调覆盖约5600家企业,追踪销售预期、单位成本和招聘意向,这些指标与官方产出增长同步。亚特兰大联储经济调查研究中心负责人Brent Meyer表示,这种方法能捕捉经济总体趋势。

美联储系统的其他分支也采取了类似行动。波士顿联储的一项研究利用文本分析技术剖析褐皮书内容,尝试提取衰退风险信号。芝加哥联储发布了失业率的模型估算,显示10月该指标微升至4.4%。这些分析还整合了私人数据来源:如ADP的薪资处理数据显示10月私营部门新增4.2万个就业岗位;Revelio Labs通过LinkedIn等平台推算全国就业整体下滑9000。美联储理事Lisa Cook提到,自疫情以来,他们已习惯从招聘广告和实时数据中捕捉就业放缓信号。

杰斐逊副主席在讲话中证实,政策制定者确实掌握着来自美联储自身经济监测、州政府记录和民间收集的信息。他表示,这些信息表明"过去几个月美国整体经济形势变化不大",劳动力市场"逐渐降温",通胀"与一年前的水平相近"。

技术创新提供了额外支持。在线价格追踪公司PriceStats构建的数据库虽无法完全取代CPI,但能提供方向性指引。人工智能模型被用于分析企业财报,挖掘服务行业的价格信号,而手机追踪和大数据则描绘消费与流动趋势。哈佛教授Alberto Cavallo指出,这些工具足以指引方向。此外,褐皮书式的企业访谈填补了数据空白,在政策快速变化时提供即时洞察。

转机可能性:开门预期与数据补发的不确定性


尽管关门已持续创纪录时间,并可能每周拖累GDP 0.1-0.2个百分点,但事态出现转机。国会两党谈判传出积极信号,预计本月内政府将重新开门,时间可能在11月中旬。如果实现,将缓解旅游业和航空管制等领域的压力。

开门后,数据补发将成为焦点。回顾2018-2019年关门事件,重开后BLS补发了延迟的非农报告,多月数据基本一次性发布。2021年短暂关门也未导致重大遗漏,官方优先追赶就业和通胀核心指标。然而,2025年的规模——非农连续两月缺失——使补发路径更不确定。

如果11月底前10月和11月非农数据一次性公布,叠加CPI周期补齐,可能影响市场对美联储政策的预期。若这些数据显示就业强劲或通胀顽固,可能促使美联储暂缓降息;若显示衰退迹象,则可能强化降息预期。

但补发并非确定。劳工部已暗示10月就业报告可能因采集窗口关闭而无法发布。周度初请失业金数据更易缺失多个周期,因其依赖实时州级报告,重建难度较大。可能性虽小,但如果发生,美联储将更依赖私人数据,政策转向可能更谨慎。

交易者的关注点:长期视角下的市场影响


对交易者而言,美联储的备用途径不仅是应急措施,也提供长期参考。短期可关注亚特兰大联储的GDPNow模型和芝加哥联储的失业率估算,以预判12月会议基调。杰斐逊的表态表明,美联储在数据不明确的情况下将保持审慎,这为市场提供了重要指引。

中期若数据补发引发信息集中发布,市场波动率可能上升。长期看,这次关门加速了美联储对替代数据的应用。AI和私人来源的融合可能使政策更灵活,但也增加偏差风险。在全球经济背景下,美联储的"非官方读数"可能更频繁影响新兴市场和商品链条,交易者需关注这些替代指标。

政府关门事件凸显了美联储的适应能力。无论开门时间如何,交易者可以通过这些替代数据途径,更全面地评估政策可能走向。数据缺失时期,或许正是市场拓展分析维度的一个契机。

最新报道THE LATEST REPORT

【意银联手贝莱德,数字财富管理席卷比卢市场】 ⑴ 意大利联合圣保罗银行宣布旗下Fideuram私人银行部门将与贝莱德合作,在比利时和卢森堡推出数字投资产品。 ⑵ 这是双方自2024年合作关系的进一步拓展,旨在扩大两年前推出的数字财富管理服务Fideuram Direct的覆盖范围。 ⑶ 该数字平台目前已积累8.1万客户,管理资产规模达33亿欧元(约38.5亿美元)。 ⑷ 服务通过手机应用程序提供包括贝莱德iShares在内的交易所交易基金产品,涵盖欧洲主要ETF供应商。 ⑸ 银行计划将服务扩展至支持客户远程联系顾问的混合模式,结合数字化与专业化建议。 ⑹ 比利时市场数字化接受度极高,超80%民众每月至少使用一次银行应用程序,26%用户数字渠道使用频率同比提升。 ⑺ 卢森堡作为金融中心对先进数字平台需求旺盛,贝莱德调查显示当地ETF市场自2022年以来增长43%。 ⑻ 此举强化了该行在比卢市场的私人银行业务布局,与现有Intesa Sanpaolo财富管理业务形成互补。 11-07 22:03:33 【国家数据局:要注重培育“为优质数据付费”的市场共识与机制】 11月4日上午,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建设现场会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会议强调,下一步,国家数据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在高质量数据集建设中做好六个方面工作。一是要注重高质量数据集建设的场景牵引作用,二是要注重做好高质量数据集建设方法的总结,三是要注重高质量数据集质量检测工作,四是要注重培育“为优质数据付费”的市场共识与机制,五是要注重推动高质量数据集的工程化与设施化,六是要注重凝聚合力协同推进高质量数据集建设。 11-07 22:02:17 【停摆冲击远超预期,白宫顾问坦承经济阵痛】 ⑴ 白宫经济顾问哈塞特周五承认,政府停摆对经济的负面影响远超最初预期,建筑项目已开始放缓。 ⑵ 他特别强调旅游与休闲产业遭受重创,警告若航空旅行持续下滑,相关行业可能陷入短期衰退。 ⑶ 停摆持续38天造成的不确定性已导致劳动力市场出现疲软迹象,就业市场复苏进程受阻。 ⑷ 哈塞特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释放的12月暂停加息信号表示失望,显示白宫与货币政策取向存在分歧。 ⑸ 尽管短期冲击显著,但顾问预计政府重新开放后经济将迅速反弹,维持中长期乐观判断。 ⑹ 此番表态凸显停摆已从政治僵局演变为实质经济威胁,市场需警惕其对第四季度增长数据的拖累。 ⑺ 旅游航空板块成为最脆弱环节,后续复苏速度将取决于停摆持续时长与消费者信心修复进度。 11-07 22:01:50 保加利亚通过法律控制俄罗斯卢克石油公司炼油厂 11-07 21:52:44 欧盟海军反海盗部队:亚特兰大行动部队已解救悬挂马耳他国旗的商船“希腊阿芙罗狄蒂”号 11-07 21:51:52 【数据真空持续发酵,美债美元双双承压】 ⑴ 美国国债收益率与美元指数延续跌势,主因政府停摆导致就业数据再度推迟发布,加剧市场信息焦虑。 ⑵ 10年期美债收益率现报4.093%,2年期收益率降至3.555%,收益率曲线呈现扁平化下移特征。 ⑶ 华尔街日报美元指数小幅走低,美元兑欧元贬值0.2%,兑日元微升0.1%,呈现分化格局。 ⑷ 政治僵局持续难解,为政府提供资金的政治协议仍未见突破,数据发布机制陷入停滞。 ⑸ 花旗分析师预计政府将于下周恢复运作,但警告若进一步延迟,被推迟数据可能全部堆积至12月发布。 ⑹ 市场焦点转向北京时间周六23:00公布的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经济学家预估将从55降至53。 ⑺ 在官方数据持续缺席的情况下,市场对民间调查数据的敏感度显著提升,易引发资产价格异常波动。 11-07 21:50:31 冰火交织:创纪录库存压制与地缘冲突引爆点,油价走向何方? 11-07 21:50:24 【阿布扎比国油加速全球布局,贸易版图扩张三分之二】 ⑴ 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计划在未来几年将交易量提升三分之二,这是其国际扩张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 ⑵ 公司全球贸易首席执行官透露,贸易业务被视为从燃料销售中获取更大价值的关键途径。 ⑶ 五年间已成功在新加坡、日内瓦设立交易据点,并计划于2027年在美国休斯敦设立新办事处。 ⑷ 此次扩张延续了自2018年建立贸易业务以来的全球化步伐,旨在为海湾国家开拓新收入来源。 ⑸ 贸易体系由两大板块构成:专注原油的ADNOC Trading与专攻成品油的合资公司ADNOC Global Trading。 ⑹ 在美国设立交易柜台将强化其全球石油贸易网络,直接参与美洲市场定价与资源配置。 ⑺ 国有能源巨头加速贸易布局,可能改变现有全球能源贸易格局,增强海湾国家在市场中的话语权。 11-07 21:46:35 【航空业陷运力困局:强制减班风暴持续升级】 ⑴ 美国航空CEO伊索姆周五坦言,虽然初期航班削减不会对乘客造成重大干扰,但后续安排将日益“问题化”。 ⑵ 美国航空已被迫在40个高流量机场削减4%航班,但根据联邦航空局指令,周二必须提高至6%,11月14日进一步达到10%。 ⑶ 伊索姆明确警告,随着时间推移,航班取消数量持续增加将形成系统性挑战。 ⑷ 此次运力缩减涉及全国核心枢纽机场,预计将逐步影响商务出行与物流效率。 ⑸ 航空公司在政府指令与运营平衡间陷入两难,被动调整航线网络将直接冲击营收基础。 ⑹ 市场需关注其他主要航空公司的应对策略,以及票价可能因供给收缩出现的结构性上涨。 ⑺ 本次事件折射出航空业在基础设施约束与运营需求之间的深层矛盾,监管干预正在改变行业生态。 11-07 21:44:31 黄金分析:没有数据的日子,靠什么撑住4000?一场“预期博弈”心理战正酣 11-07 21:43:30
期货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