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x24小时快讯

2025

11-12 15:08
和尚
来源:【原创】
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美联储)正陷入一场前所未有的内部纷争,这种分歧之激烈,在现任主席杰罗姆·鲍威尔近八年任期内几乎无迹可寻。原本在两个月前还看似顺理成章的降息计划,如今因鹰派与鸽派官员的针锋相对而变得扑朔迷离。投资者虽仍押注12月降息概率略高,但市场信心已如履薄冰。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分歧源头:鹰鸽对峙,中间派摇摆不定


美联储官员们对经济威胁的认知出现严重分化。

鸽派阵营忧心忡忡地盯着就业增长几近停滞,担心高利率继续拖累劳动力市场;鹰派则紧盯通胀苗头,警告消费者支出韧性犹存,企业可能借机转嫁关税成本,进一步推高物价。

中间派立场则日益模糊,难以形成压倒性共识。即使官方数据恢复发布,也未必能迅速弥合这一裂痕。

更糟糕的是,美国政府停摆导致关键就业与通胀报告中断,官员们转而依赖私人调查或坊间传闻,这无异于在数据真空里各说各话,进一步放大派系对立。

降息节奏生变:从“连续三连降”到“鹰派集体反水”


回顾9月政策会议,19位美联储官员中竟有10人初步预计10月与12月将接连降息,这与鲍威尔在去年及2019年的降息节奏如出一辙。若成行,将标志着连续三次会议各降25个基点。

然而,10月底美联储再度降息至3.75%-4%区间后,鹰派态度急转直下。公开言论与最新采访显示,他们对第三次降息设想嗤之以鼻,认为进一步宽松毫无必要。

鲍威尔在当天新闻发布会上罕见直截了当地反驳市场降息预期,正是为了安抚这一看似不可调和的政策委员会。

政府停摆“火上浇油”:数据真空放大派系声音


政府停摆如雪上加霜,本可调和分歧的就业与通胀报告戛然而止。鸽派虽忧虑就业疲软,却苦于缺乏新鲜有力证据;鹰派则趁势主张暂停降息,强调消费者支出稳健、企业或将转嫁关税成本。鹰鸽两派声势水涨船高,中间派却愈发边缘化。

一些官员甚至认为,12月与1月会议在功能上可相互替代,年底降息节点显得有些刻意。另一种可能则是:12月勉强降息,同时释放信号——未来降息门槛将显著抬高。

经济怪象:温和滞胀来袭,特朗普政策成幕后推手


当前美国经济陷入一种诡异组合:通胀面临上行压力,就业增长却近乎停滞,这正是经济学界口中的“滞胀”前兆。

毕马威首席经济学家黛安·斯旺克指出,“预测温和滞胀是一回事,亲身经历又是另一回事。”

许多经济学家将矛头指向特朗普政府在贸易与移民领域的激进改革。停摆前最后一份官方数据披露,8月关键通胀指标达2.9%,不仅高于美联储2%目标,且较春季2.6%有所反弹,虽低于特朗普早前加征关税后的最坏预测,但已足以令鹰派警铃大作。

三大争议焦点:关税、就业、利率中性,决定未来路径


美联储官员在三大关键问题上针锋相对,每一项都将深刻影响后续政策走向。

首先,关税引发的价格上涨究竟是一次性冲击,还是持续性威胁?鹰派忧虑企业在消化初期成本后,明年将大举转嫁费用;鸽派则反驳,企业迄今不愿过多加价,恰恰证明需求疲弱,难以支撑通胀。

其次,月度就业增幅从2024年16.8万人骤降至8月前三月均值仅2.9万人,这背后是企业用工需求萎缩,还是移民减少导致劳动力供给收缩?若是前者,高利率恐引发衰退;若是后者,降息反倒可能过度刺激需求。

第三,当前利率是否仍具限制性?鹰派认为,今年累计降息50个基点后,利率已接近中性水平,进一步宽松风险大于收益;鸽派则坚称利率仍有压制空间,可在不重燃通胀前提下托举就业。鲍威尔一语中的:“各方对风险的承受能力本就不同,这自然导致看法各异。”

鲍威尔“委员会管理”:从杰克逊霍尔演讲到新闻发布会“开炮”


数月来,鲍威尔试图弥合裂痕。8月杰克逊霍尔演讲中,他主张关税影响暂时、就业疲软源于需求不足,立场偏向鸽派。随后数据印证其判断:经济新增岗位几近归零。然而,这一表态超出部分鹰派底线。10月29日会议,堪萨斯城联储行长杰夫·施密德投下反对票,克利夫兰联储行长贝丝·哈马克、达拉斯联储行长洛里·洛根等无投票权行长也迅速公开唱反调。

新闻发布会上,鲍威尔一改常态,未等记者发问便主动澄清:12月降息“远非既定事实”。此举旨在确保鹰派声音被听见,避免政策声明措辞失衡疏远鸽派。鲍威尔深谙“委员会管理”之道,早在2019年7月便提醒同僚,最不宜调整市场预期的时机正是发布会现场。如今,他亲自出面传达鹰派关切:“现在越来越多委员认为,至少应暂缓行动,等待下次会议。”

鸽派代表人物:从古尔斯比转向到特朗普任命的三驾马车


芝加哥联储主席奥斯坦·古尔斯比立场转变最具代表性。9月时,他预计年内仅再降息一次,介于鸽鹰之间;如今却警告,持续三年的“暂时性”通胀不会被公众视为暂时,暗指上世纪70年代与2021-22年教训。9月通胀数据更添复杂:整体温和得益于住房成本放缓,但核心指标三月年化升至3.6%,非住房服务价格亦坚挺。古尔斯比感慨:“数据中断前最后信息显示,通胀正朝错误方向发展。”

鸽派阵营中最醒目者莫过于特朗普任命的三位官员。白宫顾问、理事斯蒂芬·米兰9月会议即主张降息50个基点;米歇尔·鲍曼与克里斯托弗·沃勒亦属下届主席热门人选。鸽派坚信当前与2021-22年不可同日而语,担忧美联储对就业放缓反应迟钝。旧金山联储主席玛丽·戴利周一发文力挺:薪资增长放缓证明需求而非供给问题,若过度防範70年代式通胀,或错失90年代生产率红利,经济恐在调整中丧失就业与增长。

结语:数据归来也难平分歧,12月会议成关键一役


即使数据中断期结束,即将发布的最新报告也未必能轻松化解分歧。这些争议归根结底是对遥远风险的权衡:究竟该多重视数月后才显现的威胁?12月9-10日会议结果难料,降息与否、指引如何,都将决定美联储能否在滞胀阴影下找到平衡。投资者屏息以待,鲍威尔“内战”调解术能否奏效,关乎全球市场走向。

最新报道THE LATEST REPORT

【英媒称英俄尝试接触未果】 ⑴英国首相斯塔默的国家安全顾问乔纳森·鲍威尔曾尝试与俄罗斯政府建立联系,但未成功。 ⑵鲍威尔今年早些时候致电俄总统助理尤里·乌沙科夫,旨在传达英国及欧盟立场。 ⑶此次通话背景是欧洲对特朗普在乌克兰问题上立场摇摆感到担忧。 ⑷消息人士称对话进行得"不太顺利"。 ⑸俄方表示和平进程停滞是因乌克兰受部分欧洲国家"煽动"。 ⑹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称俄罗斯仍愿通过政治外交手段解决问题 11-12 17:11:58 俄罗斯准备在伊斯坦布尔恢复与乌克兰的会谈 11-12 17:10:45 意大利 9月 工作日调整后工业产出年率 1.5, 预期值-%, 前值-2.7% 11-12 16:56:07 意大利 9月 季调后工业产出月率 2.8, 预期值1.5%, 前值-2.4% 11-12 16:55:41 【德国DAX指数创逾三周新高】 ⑴德国DAX指数周三上涨近1%,突破24300点,创10月21日以来最高水平。 ⑵该指数连续第三个交易日上涨,投资者对美国政府即将重启和美联储降息的预期提振市场情绪。 ⑶德国化工分销商布伦塔格季度业绩超预期,股价上涨逾5%领涨指数。 ⑷莱茵集团前九个月利润超预期,股价上涨3.5%。 ⑸拜耳公司财报表现强劲,股价上涨1.7% 11-12 16:51:56 【口头干预难阻日元跌势】 ⑴美元兑日元汇率逼近155.00关键点位,日本当局的口头干预未能阻止日元贬值趋势。 ⑵市场等待美国政府停摆结束后关键数据的发布。 ⑶疲软的ADP就业数据显示10月下旬就业岗位减少,但美元随后收复部分失地。 ⑷市场预计美联储12月降息概率维持在64%左右,等待政府数据确认经济疲软。 ⑸日本央行维持利率不变后日元持续走弱,两位委员仍支持加息。 ⑹植田和男强调春季薪资谈判,暗示下次加息可能推迟至2026年1月或3月。 ⑺日本财务省在155.00附近进行口头干预,表明该水平是当局的重要心理关口。 ⑻此类干预通常仅引发短期回调,在日元走弱条件持续时提供交易机会 11-12 16:48:17 韩国方面称,代理检察总长卢万锡有意辞职 11-12 16:44:24 【富时100指数连续三日上涨创历史新高】 ⑴富时100指数周三小幅上涨,连续第三个交易日走高,维持在9900点上方。 ⑵SSE宣布增发20亿英镑股份以支持其330亿英镑投资计划,股价飙升逾12%创历史新高。 ⑶杰富瑞分析师认为此举是"明确利好",尽管通胀调整走弱和恶劣天气导致利润下降。 ⑷BAE系统公司在获得土耳其和挪威新订单后微涨,2025年订单总额达270亿英镑。 ⑸益博睿因AI驱动增长和强劲B2B业绩上调收入预期后股价走高。 ⑹富时250指数中,雅芳科技因盈利超预期和订单充足上涨达11%。 ⑺泰勒温佩因英国预算案前房地产市场疲软下跌近4%,拖累住宅建筑板块 11-12 16:44:01 【印尼股市止跌回升 市场情绪改善】 ⑴印尼雅加达综合指数周三午后上涨25点,涨幅0.3%,报8392点,结束连续两日跌势。 ⑵美国股指期货温和上涨,市场对史上最长政府停摆即将结束抱有期待。 ⑶外资持续流出银行权重股及三季度经常账户数据公布前保持谨慎限制涨幅。 ⑷印尼央行预计2026年通胀率约2.62%,设定信贷增长目标8%-12% 11-12 16:43:33 特斯拉: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第500万个电池包下线 11-12 16:41:45

最新答疑

更多
期货沙龙